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和《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这些规定旨在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落实明码标价制度,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明码标价的基本原则
经营者在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利用价格手段侵犯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明码标价的具体要求
标示内容:
经营者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计价单位及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信息,确保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容易区分。
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时,经营者应当及时调整更换标价。
禁止加价和额外费用: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虚假价格手段:
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违背真实意愿进行交易,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内部价格管理:
经营者应当完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准确记录与核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及时化解价格矛盾。
监管与处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明码标价的管理和监督,对不明码标价、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等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将责令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
实施日期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结
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得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价格欺诈。同时,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明码标价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