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地价

时间:2025-02-14 23:49:48 单机游戏

基准地价是指 政府按土地级别、用地类型或区段位置评估确定的平均价格。它是政府宏观调控地价和进一步评估标定地价、出让底价的基础,是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地产税的依据,也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投资的决策参考。

基准地价的主要作用包括:

政府宏观调控地价:

通过制定和调整基准地价,政府可以引导和控制土地市场的价格水平,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估标定地价和出让底价:

基准地价是评估具体地块价格的基础,为政府在土地有偿出让时提供依据。

征收土地税收:

基准地价是征收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地产税的重要依据。

优化资源配置:

基准地价有助于政府了解土地市场的总体水平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投资决策参考:

基准地价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土地成本的重要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更为合理投资决策。

基准地价的构成通常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四个部分,但不包括耕地占补平衡费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取得费用、植被恢复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契税等费用。

基准地价的评估方法通常遵循以土地分等定级和均质地域划分为基础,以土地收益和价格为依据的原则,将城市土地按照影响土地使用价值优劣的土地条件和区位优劣,划分为土地条件均一或土地使用价值相等的区域或级别,在同一土地级别或类型区域中,从土地使用者利用土地的收益、土地交易中的地租和市场交易价入手,测算出不同行业用地在不同土地级别或土地条件均质区域上形成的土地收益或地价,评估出基准地价,并建立相应的因素修正体系。

基准地价不是具体的收费标准,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宗地价格,是以基准地价为基础,根据土地使用年限、地块大小、形状、容积率、微观区位等因子,通过系统修正进行综合评估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