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完毕后,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继续使用
如果固定资产在折旧完后仍具有使用价值,且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企业可以选择继续使用该资产,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
不再需计提折旧:折旧提完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已减至其预计残值,此时不再需要对该资产计提折旧费用。
报表中继续披露: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应继续列示该固定资产,并披露其原值、累计折旧及账面价值等信息,以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状况。
税务如实申报:企业应将已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情况如实申报,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报废或出售
当固定资产达到报废条件(如技术过时、损坏严重等)或不再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应进行报废或出售处理。
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借:累计折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若有)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取得清理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涉及应税销售行为)
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净损失:正常报废清理产生的损失,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正常报废清理产生的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
总结:
继续使用:保持固定资产在账面上,定期维护,不再计提折旧,继续披露原值和累计折旧信息,如实申报税务。
报废或出售:进行账务清理,包括转入清理、发生清理费用、取得清理收入、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以及处理清理净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