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违背教育和孩子的成长规律:
幼儿园小学化是把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让孩子学习,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会高于孩子的认知思维和发展水平,属于拔苗助长的方式,只会阻碍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发育。
造成孩子在幼儿期就开始厌学: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应付大量的写字、算术等任务,会大大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时间,这些经历只会让孩子提前到厌学。
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
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些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如果让孩子幼儿园小学化,就会剥夺了孩子们欢乐的童年。
让家长盲目的竞争跟风: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教学会更浓的幼儿园,幼儿园也会为了迎合家长而牺牲资源,让幼儿教育走上小学化的道路。
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的知识,那么孩子在上小学以后就可以不花费大力气就获得好成绩,这样会使孩子不愿意动脑,不爱思考,长远来看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
如果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的内容,就会让一部分孩子对于小学的内容非常熟悉,而另一部分孩子对于小学的内容很陌生,这样在上课时老师很难统一安排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最难教的不是知识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
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儿园小学化打破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不适合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接受过多、过难的知识,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成长轨迹。
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情感、社交、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阶段是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但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却剥夺了他们与同伴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
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危害:
幼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保持固定坐姿会对幼儿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引发驼背、近视等问题。
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危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跟不上,容易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诸多负面影响,家长和教育者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避免过早进行小学化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