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是指 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开始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当应力超过这个临界点后,材料的应变不再完全恢复,出现永久性变形。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强度表征,对许多工程材料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中,屈服强度是决定材料能否承受一定荷载的关键指标。
对于屈服现象明显的材料,屈服强度就是屈服点的应力(屈服值)。而对于屈服现象不明显的材料,通常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此外,屈服强度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上屈服强度是应力刚刚达到屈服点时的最大应力值,通常是材料发生屈服的瞬间应力。下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塑性流动阶段应力趋于平稳的应力值,它代表了材料在屈服平台上稳定流动时的应力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依据非常重要。例如,在建筑学中,建筑钢材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进行承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