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选择在 下午3点举行,主要是基于 安全因素的考虑。当时,国民党军队尚未完全撤退,仍占据部分领土,并控制着制空权,其空军具备对北平进行空袭的能力。为了避免开国大典受到国民党飞机的威胁,筹备委员会特意做了安排。国民党空军的轰炸机,如美制B-24,从较近的空军基地起飞到北平大约需要数小时,而这些飞机夜航能力较差,必须在天黑前返回基地。如果选择上午举行开国大典,国民党飞机有可能在轰炸后安全返航;而下午3点举行,则能确保它们在执行轰炸任务后无法及时返航,从而增加大典的安全性。
此外,下午3点这个特定时间也是经过缜密计算的。国民党用于轰炸的飞机是美制B-24轰炸机,其时速为488公里,最大航程为3380公里。轰炸机的起飞地点是浙江舟山群岛,和北京航距1230公里。如果B-24轰炸机上午起飞,3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北京,执行完轰炸任务之后,可以安全返回。但如果下午起飞,敌机向北平飞行,面对太阳,在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难以在天黑前返回,增加了空袭的难度。
因此,开国大典选择在下午3点举行,是为了确保大典的安全顺利进行,防止国民党飞机的空袭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