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讲述了一个名叫海娃的放羊少年,如何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将一封紧急的情报信安全送达八路军手中。
故事的主人公海娃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年仅十二岁,却肩负起了传递重要情报的重任。一天,海娃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将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件送给三王庄的张连长。这封信意味着最紧急的情报,海娃必须将这封信安全送达八路军手中。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就上了路。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他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鬼子来到身边时,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成功瞒过了敌人的搜查。
然而,敌人并不放心,把海娃全身搜了个遍,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鬼子只想早点进山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这时候海娃赶着羊群,使劲甩着羊鞭,飞快地跑着。没想到日本鬼子来了坏主意,居然又赶回来把羊都扣了下来,用枪逼着海娃给他们赶羊,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办法,只好跟着走。
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宰了几只羊吃了,还好不是老绵羊。海娃在敌人的监视下,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深夜,他趁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带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
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救下了海娃,全歼了敌兵。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敌人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海娃的行动,为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
海娃的故事后来为世人所传颂,还被写进课本,并改编成电影《鸡毛信》公映。这个故事展现了海娃的机智、勇敢和忠诚,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经典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