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具体过程如下:
气体电离:
在静电除尘器中,通过高压直流电源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高压电场。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气体被电离,生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
粉尘荷电:
含尘气流通过电场空间时,粉尘颗粒与自由电子和离子碰撞,使粉尘颗粒带上电荷。根据电荷“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带负电的尘粒会向阳极(接地)运动,而带正电的尘粒会向阴极(接高压电源)运动。
尘粒收集:
荷电后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向不同极性的电极运动,并沉积在相应的电极上。在阳极上,尘粒放出所带的电子后沉积下来,而阴极上的尘粒则由于电荷的积累,通常需要定期振打以去除沉积的尘粒。
清灰过程:
为了保持静电除尘器的持续运行和高效的除尘效果,需要定期对沉积在电极上的尘粒进行清除。通常采用振打等方式,使电极上的尘粒落入收集灰斗中,从而完成一个除尘周期。
静电除尘器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粉尘性质、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特别是粉尘的比电阻,它是评价导电性的重要指标,对除尘效率有直接影响。比电阻过低会导致尘粒难以保持在集尘电极上,而比电阻过高则可能导致尘粒电荷不易放出,影响除尘效率。
总的来说,静电除尘器通过高压电场使烟气中的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其分离并收集,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