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月亮常常成为诗人寄托情感、抒发哲理的重要载体。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秋月亮诗词:
张九龄 -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从海上升起,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共赏这一轮明月,寄托思念之情。
李白 -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中秋这样本应团圆的时刻,诗人独自饮酒,只能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作伴,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以问句起笔,充满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与思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福。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这句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冷的氛围。
辛弃疾 -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将中秋的月亮比作重新磨过的飞镜,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光洁。
李朴 - 《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月的皎洁与美丽,并带有一些神话色彩。
刘禹锡 - 《八月十五夜玩月》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李商隐 -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冷寂天地的感受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王维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中秋月亮的美丽景象,还通过月亮这一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