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六大系统是指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这些系统相互关联,共同提高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具体系统介绍如下:
监测监控系统
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主站(或传输接口)、主机、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和电缆等。
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备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
监测监控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员定位系统
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
通讯联络系统
包括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等。
系统的有效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km,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0m。
紧急避险系统
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避难硐室、救生舱等。
系统要求在事故或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为矿工提供安全的避险环境。
压风自救系统
利用矿井压缩空气管路系统,接出分岔管,并接上防护袋、面罩或喇叭口等连接人呼吸器官的面具,将压风经减压节流、消声、过滤后供给避难矿工。
系统可以和隔绝式自救器构成二级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
即消防防尘供水管道系统,主要由储水池、管道系统及各类阀门组成。
系统在火灾或灾害发生时,能够提供灭火和防尘用水。
这些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显著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建议各煤矿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和维护这些系统,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