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是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1127年1月9日,金军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率领下,攻克了北宋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并裹挟了后妃、宗室、百官等数千人及近十万百姓北上。同时,金军还带走了大量金银财宝和文籍舆图,导致北宋国库被搬空,最终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的背景是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无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等人,导致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对外战争方面,北宋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屡遭失败,尤其是在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军打得大败。金朝崛起后,北宋在与金朝的战争中更是屡战屡败,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靖康之变的经过是金朝在灭辽后,迅速将矛头指向了北宋。1125年,金国以事变为由攻宋,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攻燕山府,并于1126年在白河和古北口大败宋军。北宋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最终导致宋徽宗决定南逃。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一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史,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