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第一: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
预防为主:
在事故发生前采取预防对策,把“防患于未然”作为重点,通过危险预知、全员参与等方式,实现零事故原则。
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手段,从人、设备、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协调管理,形成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管理部门都必须管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
安全具有否决权:
安全工作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安全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三同时原则:
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同时原则:
企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也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四不放过原则:
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
三个同步原则:
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全员参与原则:
每个员工都应主动发掘并控制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源,共同努力推进安全管理。
科学性原则:
运用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科学化。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中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框架,旨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