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标志性词语和句式来进行:
判断词
者和 也:这是最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如“……者,……也”。
乃、 则、 即、 皆、 耳等副词:这些词也可以用来表判断,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为、 是:动词“为”和“是”也常用来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非、 匪:否定副词“非”和“匪”用于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无标志的判断句
这类句子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不需要任何标志词,如“刘备天下枭雄”。
特殊结构
……者,……也:这种结构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翻译时“者也”不译,如“莲,花之君子者也”。
……,……也:这种结构中,逗号后的内容多为谓语,翻译时通常需要加上“是”并删除逗号,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通过这些标志性词语和句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在阅读文言文时,注意这些句式和词语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