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火焰蔓延:
初始燃烧的表面火焰在使可燃材料燃烧的同时,将火灾蔓延开来。火焰蔓延速度主要取决于火焰传热的速度。
热传导:
火灾区域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性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如金属构件、薄壁隔墙、楼板、金属管壁等)传导,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或上下层房间。
热对流:
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传播到较远处,造成火势扩大。例如,建筑房间起火时,燃烧产物经过房门流向走道,窜到其他房间,并通过楼梯间向上层扩散。
热辐射:
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以电磁波方式向外传送热能。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火场的温度高达上千度,通过外墙开口部位向外发射大量的辐射热,对邻近建筑构成威胁,并加速火灾在室内的蔓延。
直接蔓延:
火焰直接延伸到邻近的可燃物体上。
火星传播:
燃烧物体的火星飘飞着落在其他可燃物体上引燃。
火焰传播:
火焰在燃烧物体上延伸传播。
火浇传播:
液体燃料泼洒到其他可燃物体上引发火灾。
自然蔓延:
火源在接触到可燃物时,热量使其温度上升至燃点或着火点以上,进而引发燃烧,火势会沿着火源和可燃物之间的空气流通道迅速蔓延。
飞跃蔓延:
火势通过物体间的空隙或者热传导的方式迅速蔓延,火苗可以通过墙壁的裂缝、窗户的框架、烟囱等空隙跳跃,扩大火势。
垂直蔓延:
火灾可能会通过垂直方向的蔓延,比如从一层楼蔓延到另一层楼,这通常发生在没有良好设计的建筑结构中,或者是没有正确安装和维护的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流蔓延:
火源产生的热气流遇到周围的冷空气时,会产生对流,这种对流可以帮助火势快速扩散,尤其是在开放空间中。
为有效遏制火灾蔓延,需要及时发现火源、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和防火措施,避免火势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