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关爱记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标题)
明确记录活动的主题或标题,以便于后续的整理和回顾。
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扶
辅导教师:记录负责辅导的教师姓名。
辅导时间:记录辅导的具体时间。
辅导地点:记录辅导的地点,如学校教室、图书馆等。
辅导的留守儿童及学生存在问题:详细记录每个留守儿童的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认真等问题。
对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帮扶
寄居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记录每周与亲戚联系的次数,关心其吃住生活问题。
生活自理、自主潜力:评估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潜力,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
对留守儿童特长的培养
兴趣小组:记录留守儿童参加的各种兴趣小组,如竖笛组、绘画组、腰鼓队、书法组等。
教师培训指导:记录每个兴趣小组的教师培训情况,确保活动质量。
心理关爱
情感交流:记录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交流的情况,如班会课感恩教育、谈心交心等。
自信心与勇气:通过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心和勇气,启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
家校合作
家长联系:记录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监护人教育:指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
活动记录
活动内容:记录开展的关爱活动,如互动游戏、提供学习资源和文具用品等。
活动效果:评估活动效果,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重点帮扶对象
贫困留守儿童:记录重点帮扶对象的情况,通过献爱心和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心理健康与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对留守儿童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五个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等。
成长环境:努力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增强留守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关爱措施,并评估关爱活动的效果,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全面、有效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