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至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历时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和一座太监墓。这些陵墓中,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一位太监。
十三陵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陵区周围群山环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被认为是一处“风水”胜境,绝佳的“吉壤”。十三陵的建筑群以长陵为中心,呈环绕之势,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每座陵墓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目前,十三陵中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地宫可供游人参观。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他陵园如永陵、裕陵、献陵、庆陵、茂陵、康陵、景陵、泰陵、德陵和思陵等则尚未对外开放。
十三陵不仅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