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合法性:公文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求实性:内容要真实、准确,符合实际情况。
合体性:格式、风格要符合公文写作的规范。
简明性:语言简练,避免冗长。
严谨性: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准确性:用词准确,无歧义。
规范性:遵循公文的格式和排版要求。
完整性:内容要全面,无遗漏。
清晰性:表达要清晰,易于理解。
耐久性:公文要能够长期保存。
行文规则
准确行文:根据机关间的工作关系选择合适的行文方式。
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越级行文,保持正常的行文层次。
主送、抄送机关:明确主送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发文权限:不越权行文,确保权力行使在法定范围内。
党政文件分开:党务和政务事宜分别行文。
联合行文:作者应为同级机关。
协商一致:行文前需就有关问题协商一致。
控制文件数量:简化行文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文件。
文稿书写规范
用纸要求:使用规定的纸张和稿纸。
图文区规定:合理规划图文布局。
书写格式:遵循公文的书写格式要求。
字体与计量单位: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各种计量单位。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外文字母:规范书写外文字母。
数字表示:公文中的数字要符合规范。
序号表示:正确使用序号表示。
标注格式:设计合理的标注格式。
排版与印刷:注意排版和印刷的质量。
文稿修改:规范修改文稿,保持内容的准确性。
页码标注:正确标注页码。
注释处理:妥善处理注释内容。
公式处理:规范编排公式。
表格编排:合理编排文中的表格。
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政治性:公文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法定作者:公文由法定的作者撰写和发布。
权威性: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效用性:公文具有特定的效用性。
规范性: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格式。
作用:包括领导指导、联系公务、宣传教育、凭证依据和规范言行等。
公文语言规范
准确:用词准确,无歧义。
简明:语言简练,避免冗长。
朴实:表达平实,不浮夸。
庄重:语言庄重,符合公文写作的严肃性。
收文、办文和制文程序
收文程序:包括签收、拆封、登记、审核、分送等环节。
办文程序:包括承办、拟办、批办、转办、催办、办复等环节。
制文程序:包括交拟、拟议、拟稿、审核、签发、缮印、用印等环节。
发文程序:包括分发、登记、封装、递送、清退等环节。
立卷归档:包括分类、整理、立卷、销毁、保存或移交等环节。
公文种类和用法
政务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专用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提案、建议书、合同、聘书、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电报等。
经济公文:包括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产销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广告、意向书、商务说明书等。
日常事务公文:包括规章制度、简报、计划、总结、演讲稿、述职报告、倡议书、建议书、挑战书、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