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被认为是韩婴所作。该书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组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翻译:
孟子年少时,有一次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背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从此之后,孟子就不会再遗忘了。
原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翻译: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原文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①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②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③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全国,以殁吾亲,失之一也。崇高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行追者,年也;去而不行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⑦矣!”立槁而死。
翻译: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得非常哀痛。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难道有凶事?什么哭得如此哀痛?”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错:年少时为了肄业,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料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错之一。为了我的抱负,再加上为君主效能,(没有很好地孝敬爸爸妈妈,)这是过错之二。和朋友友
这些原文及翻译展示了《韩诗外传》中的故事和道德教诲,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