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条件是指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基本状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
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便利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
社会经济因素
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科技: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
经济因素
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等。
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燃料的工业应考虑解决能源供应地。
社会因素
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集聚效应、协作条件、工业惯性、习俗、个人偏好等。
环境因素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会影响工业区的位选择。
综上所述,工业区位条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企业在选择工业区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