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冬期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择适合低温环境的材料,如低温韧性好的合金钢,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在低温下的性能。
对于混凝土,建议使用抗冻剂和早强剂,以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提升强度。
构件下料时应预留缩短余量,以应对温度引起的构件缩短。
焊条烘焙
负温下使用的焊条外露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应重新烘焙,且焊条烘焙次数不超过3次。
涂料使用
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得使用水基涂料,需在涂刷防腐涂料前进行涂刷工艺试验,并保持构件表面干燥。
构件拼装
拼装时,应清除接缝50mm内的铁锈、毛刺、泥土、油污、冰雪等杂物,并确认接缝干燥无残留水分。
焊接措施
零摄氏度以下对9mm以上钢板焊接时应选用多层焊接,焊缝由下向上逐层堆焊,每条焊缝一次焊完。
焊接前预热应扩大加热范围至2倍板厚,焊后应进行加热和保温措施。
现场装置
遇雪天或风速在6m/s以上时,搭设防护棚以保护施工现场。
运输与堆积
冬季运送和堆积钢结构时,应采取防滑措施,构件堆积场地应平整坚实无水坑,地面无结冰。
高强螺栓接头装置
构件冲突面不得有积雪结冰,不得接触泥土、油污等赃物。
加热与保温
施工现场应设置保温设施,保持施工环境的温度,使用电加热设备、保温覆盖物等手段。
施工计划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并根据天气预报提前规划施工时间。
施工人员培训与管理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对低温环境作业的认知,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安全措施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和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钢结构在冬季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有效应对低温环境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