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中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一建设包括 大三线和小三线两部分。
大三线建设
定义: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
建设内容:包括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涵盖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
地理范围: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粤北等地区。
小三线建设
定义:小三线建设是指中部及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建设。
地理范围:包括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三线建设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目的是加强国家战略后方基地建设。通过这场大规模的经济布局战略转移,国家在荒芜沉寂的千百条山沟里安营扎寨,艰苦奋战,建成了几千个厂、矿,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