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别名嬴则、秦昭王,是 秦惠文王嬴驷与 宣太后芈八子的长子,秦武王的异母弟。他于公元前306年即位,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国君,并在位长达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国做人质,直到秦武王去世后,才在魏冉等支持下降为秦王。即位初期,由宣太后掌权,魏冉为宰相。他亲政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先后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
在位期间,秦昭襄王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韩、赵、魏)、齐国、楚国等地,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还灭亡了西周国,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霸权。
秦昭襄王的统治对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且决定性的影响,使秦国从七国中脱颖而出,成为战国的唯一霸主。他的军事、外交战略逐步明确,远交近攻策略使秦国在战争中屡屡得手。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享年75岁,谥号为襄。他的统治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