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氏硬度(Mohs scale of hardness)是一种 表示矿物硬度的标准,由德国矿物学家腓特烈·摩斯(Frederich Mohs)于1812年首先提出。它通过矿物之间相互刻划来比较硬度大小,是矿物学和宝石学中广泛使用的衡量矿物硬度的标准。
摩氏硬度将自然界中的常见矿物按照硬度从低到高分为10个等级,依次是:
1. 滑石(硬度1)
2. 石膏(硬度2)
3. 方解石(硬度3)
4. 萤石(硬度4)
5. 磷灰石(硬度5)
6. 正长石(硬度6)
7. 石英(硬度7)
8. 黄玉(硬度8)
9. 刚玉(硬度9)
10. 金刚石(硬度10)
在这个硬度等级体系中,数字越大,表示矿物硬度越高。例如,硬度为7的石英可以在硬度为6的正长石上划出痕迹,而金刚石(硬度10)可以在其他所有矿物上划出痕迹。
摩氏硬度表中的硬度值并非绝对硬度值,而是按硬度的顺序表示的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棱锥形金刚钻针刻划所测试矿物的表面,并测量划痕的深度来确定矿物的摩氏硬度。
此外,摩氏硬度也用于表示其他物料的硬度,例如玻璃的硬度为6级,小刀的硬度为5.5,人体指甲的硬度在2-3之间。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摩氏硬度表来快速判断矿物的相对硬度,从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矿物加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