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目的:促进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健全内部审计体系,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
定义: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督促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
目标:推动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的有效落实;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并持续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架构;督促相关审计对象有效履职,共同实现本银行战略目标。
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应独立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并对上述职能履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内部审计活动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原则,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
组织架构
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
责任:董事会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董事会应根据银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配备充足、稳定的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充足的经费并列入财务预算;负责批准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等;为独立、客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章程
内容:包括内部审计的定义、目标、职责、权限、审计工作流程、部分审计活动外包、考核与问责、监管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职责与权限
职责: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中的具体职责。
权限: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必要权限,包括查阅相关文件、调查取证、询问相关人员等。
审计工作流程
流程:包括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编制、审计结果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
部分审计活动外包
规定: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部分审计活动外包给外部专业机构,并对外包机构的选择、管理和监督提出具体要求。
考核与问责
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
问责: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问责,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监管评估
评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本指引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监管评估。
附则
生效与解释:明确指引的生效时间和解释权归属。
这些指引旨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银行的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