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名词解释

时间:2025-02-12 19:09:25 单机游戏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是一种由于 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和/或门体分流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它表现为从亚临床改变到昏迷的广谱的神经功能或精神活动异常。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疾病,约30%-40%的肝硬化患者在其临床病程中会出现明显的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原因包括肝功能不全、门静脉高压、门体分流异常等。当肝脏的正常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损害,无法清除体内毒素,并在脑部逐渐积聚,就会形成肝性脑病,引起患者的行为、情绪、言语、睡眠或行动方式发生异常变化。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等。在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行为异常、无意识动作、性格改变、多动或沉默。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睡眠障碍、嗜睡、精神错乱、时空概念不清等症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如下假说:神经毒素、神经递质的变化。例如,肝性脑病患者脑内产生的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在化学结构上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可竞争性与正常递质的受体结合,但不能完成真性神经递质的功能,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肝性脑病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并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

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乳果糖等)、营养支持、护理管理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