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审计程序表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要点:
确定审计记录的分类标准
审计记录应与会计对象的分类方法相协调。
结合会计账户分类与按项目分类,以会计账户分类为基础。
设计审计资料的分类记录
审计调查记录分为个体调查记录与群体调查记录,需包含会议记录相关内容。
书面审查记录分为摘录性记录与计算性记录,围绕审计事项的个性设计格式。
审计工作记录表的结构
索引号:填写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审计项目名称。
时间:填写执行审计程序的时间。
审计程序和工作情况:包括访谈、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函证等方法。
审计程序表:列出具体审计程序和步骤。
参照审计手册或已有底稿
如果程序表没有具体要求,可以查找审计手册或研究已有底稿,了解填列规则。
具体审计程序的填写
例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计企业根据经过审计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有关账簿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然后进行审查。
在进行应收账款审计时,可以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审定表,将坏账准备余额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
执行情况的说明
在审计程序表中,应填写每项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说明,包括审计的方法、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等。
工作底稿索引号
每项审计程序应附有相应的工作底稿索引号,以便于追踪和查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审计程序表的填写既规范又详细,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