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院裁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判决生效与查询财产线索
确保判决已经生效,并且对方拒不履行判决。
本人或律师需要查询和了解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起草《强制执行申请书》
根据查询到的财产线索,起草《强制执行申请书》。
将申请书及相关执行材料(如生效判决)提交至一审人民法院或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法院。
法院立案与补充材料
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需要补充材料,法院会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
执行立案与系统录入
执行立案后,法院会将案件信息录入办案系统,并公开执行案件信息。
财产查控
法官操作人民法院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全面查控,包括银行存款、网络银行账户、证券、股权、不动产、机动车辆、保险理财等。
处理查控结果
有银行存款:直接划拨到法院账户,支付给申请执行人,执行结案。
无足额银行存款:法官分析查控结果和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制订执行方案。制作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相关单位协助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并启动财产处置措施。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被执行人是单位职工,有工资正常发放但一次性不能完全履行,可以采取扣留提取的办法。执行员出具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下发给被执行人单位,由单位劳资部门或财务科办理相关协助手续,每月留部分生活费,然后逐月扣除。当事人每年度提取一次,提出请求时可以提前支取一次。但这种情况不算结案,只能按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报结,待全部案款执行完毕才能算结案。
其他财产处置
对于其他类型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查封(扣押或冻结)后,需要先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然后通过司法拍卖进行变价。
如果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通常会到被执行人住所地进行现场调查,并对被执行人限制消费,然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建议:
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保持与法院的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文件和证据,确保执行过程顺利。
如果遇到困难或疑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