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资产处置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资产价格
确定待处置资产的市场价格。
选择有评估资质的正规机构完成评估工作,确定处置价格。
选择评估机构
村集体委员会选定一家有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实施拍卖或招标
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处置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或拍卖,选定最终中标人。
交易结算
确认中标人后,签订委托协议书,约定交易的基本条件和时间。
村委会按照协议要求交清处置所得款项。
处置价值分配
扣除处置费用后,剩余部分按照村级经济利益分配方案分配。
属于个人的资产处置所得,由个人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征求意见
制定处置方案后,向村民征求意见,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完善方案。
筹措资金
制定详细的资金筹措方案,寻找符合政策规定的金融支持和资金拨付。
审议确定处置方案
村召开三委会议审议确定资产处置方案,乡镇三资代理中心应派员参加。
村民会议讨论
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处置方案。
审批和备案
村委会将处置方案报乡镇三资代理中心预审通过后,报乡镇政府审批同意,方可实施。
实施处置
根据审批通过的方案,采取出售、租赁、抵押、赠与、置换等方式进行资产处置。
合同签订和权属转移
通过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资产所有权不变。
监督和备案
乡镇三资代理中心应派员参与指导,并备案。
建议: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和程序操作,确保公开、公平、透明。
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确保处置方案能够获得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保证评估和拍卖的公正性。
在资金筹措方面,可以考虑多种渠道,确保处置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