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一系列计划、步骤和活动,旨在帮助审计人员收集、分析和评估审计证据,以便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估。以下是对审计程序的详细说明:
审计程序的重要性
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只有设计并遵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才能收集到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程序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只有先确定出科学、合理和规范的程序,审计人员才能选定适用的审计方法,高效地实施审计。
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根据所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可支配的审计资源,针对具体的审计事项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依据审计证据去证实审计事项与审计依据的相符程度,就审计事项的性质做出审计结论,并将审计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人。
审计程序的具体内容
财务收支审计的一般程序:包括审计处成立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审前调查、发出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提供材料、审计组实施审计、取得证明材料、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审计报告等步骤。
国家审计的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具体工作包括审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
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包括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准备阶段(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编制审计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在于其审计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制定,并且审计风险的评价和审计证据的收集更加具体和详细。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组成。社会审计的特点在于其受托性质和缺乏行政处理处罚权,因此审计程序中不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也不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
审计程序的目的
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通过执行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以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从而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估,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评估内部控制:审计程序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评估客户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确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符合审计准则和法规:执行审计程序是符合审计准则和法规的必要步骤。审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审计工作,以确保审计的合规性和专业性。
综上所述,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范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出具符合法律要求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