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卧头编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格式,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指南:
确定加工内容和参数
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确定所需的加工内容,如平面加工、孔加工、轮廓加工等。
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选择坐标系
使用G代码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工件坐标系(G54)、工具坐标系(G55)或绝对坐标系(G92)。
对于卧式加工中心,通常选择工件坐标系,以便于编程和对刀。
编写程序起始和结束
程序起始使用N代码指示行号,例如N10,表示程序从第10行开始执行。
程序结束使用M30指令,表示程序执行完毕并停止。
编写机床控制指令
使用G代码控制机床的移动和加工操作,常见的G代码包括:
G00:快速定位到指定位置。
G01:线性插补,沿直线路径移动到指定位置。
G02:圆弧顺时针插补,绕圆弧路径移动到指定位置。
G03:圆弧逆时针插补,绕圆弧路径移动到指定位置。
使用M代码控制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冷却液开关、主轴启停、刀具切换等,常见的M代码包括:
M00:程序停止,等待操作员确认。
M03:主轴正转。
M05:主轴停止。
M08:打开冷却液系统。
M09:关闭冷却液系统。
考虑坐标转换
如果使用立卧头,可能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例如,五面体立卧头坐标转换宏程序可以通过一次寻找坐标系,利用刀尖点编程,简化加工程序。
建立数学模型,将空间向量转化为沿X、Y、Z三个方向的矢量,方便在宏程序中进行计算补偿。
编程示例
```
N10 G90 G40 G20 O0001
N20 T1 M6
N30 G01 X100 Y50 F100
N40 G02 X150 Y100 I50 J-50 F100
N50 G01 X200 Y0
N60 G03 X100 Y100 I0 J50 F100
N70 M05
N80 M30
```
解释:
N10:程序起始,选择工件坐标系,冷却液开。
N20:更换刀具为T1。
N30:快速定位到X100 Y50位置,进给速度为100 mm/min。
N40:顺时针圆弧插补到X150 Y100,圆心在(100, 50),半径为50 mm。
N50:线性插补到X200 Y0。
N60:逆时针圆弧插补到X100 Y100,圆心在(0, 100),半径为50 mm。
N70:主轴停止。
N80:程序结束,冷却液关。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特点,编写出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