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种取样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植被识别与划分
在野外识别植物群落和植被片段,并进行详细描述和研究。
将植被划分成片段或识别植被(即识别实体)。
选择样地
在已识别的植被片段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
样地的选择可以采用客观的方法,如随机取样,以确保样地的代表性。
确定样方形状和大小
根据需要记录或测量的植被参数或统计指标,选择合适面积和形状的样方。
样方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植被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以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样方或样点确定
在选定的样地上,确定具体的样方或样点位置。
标记好样方或样点,以便后续的取样工作。
记录内容
在样方或样点确定后,记录所需的内容,如植被的形态、生长状况、植被参数等。
记录的内容应详细、准确,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取样工具与准备工作
准备洁净的采样器、样品盛装容器和辅助工具(如手套、样品袋、剪刀、纸、笔、取样证等)。
确保取样环境与所取草种生产投料区域的洁净级别一致,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取样原则
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干扰。
根据样品数量和取样比例确定取样量,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取样过程
按照取样原则随机抽取规定的样本数。
对于粉末状或1cm以下的固体草种,在每一单位包装的不同部位取样(不得少于3个取样点),样品放在容器内并封口。
对于体积大的固体草种,可以用镊子等工具进行取样。
取样记录与复核
取样结束后,封好已打开的样品包件,均加贴取样证,取样证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进厂编号、取样日期、取样人、取样数量等。
填写取样记录,并由库房管理员复核,确保取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草种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从而为后续的植被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