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控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的
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阶段都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或出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的产品,包括原材料、配套件、半成品和成品。
职责和权限
生产部: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和生产计划的编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进行自检和互检。
技术质量部:负责工艺变更的实施和监控,编制和发放产品制造图纸和工艺文件,以及质量控制程序。
检验员:负责按照《控制计划》要求对原材料、配套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并进行首件检验、巡检和末件检。
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和成品的入库检验和货位卡管理。
工作流程
原材料控制:
供应商评审和合格供方名录管理。
进货检验和品质报告审核。
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并填写检验申请单。
技术质量部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检和末件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成品控制:
生产部进行最终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部门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不合格品控制:
发现不合格品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包括隔离、记录、评审和处置。
相关文件和表格
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相关表格:
《工序互检单》
《巡检记录表》
《不合格记录表》
《成品记录表》
《自检记录表》
质量控制方式
抽检:检验员对原辅料、配套件、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查。
全检:车间和检验员对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的全部逐个检查。
自检:操作工自己进行的检查。
三检制:首检、巡检、末件检,确保每个工序的产品都符合质量要求。
记录和追溯
记录所有检验和试验结果,确保产品可追溯性。
使用货位卡标识品质状态,登入料件批号,便于质量追溯。
通过以上程序,公司可以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最终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