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物业的程序流程如下:
确定管辖法院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应该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准备起诉状
起诉状应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提供的证据材料应包括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提交起诉状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立案审查
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将予以受理,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及开庭传票。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参与诉讼活动
在法院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庭审,陈述事实、提供证据,并接受法官及对方的询问。
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步骤。
宣判
法庭辩论结束后,法院将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判决宣告时公开进行,但是否当庭宣判则视法庭审理情况及结果而定。
同意判决的,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如果不服判决,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
执行
对于判决结果,如果被告不履行,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在起诉前,业主应当明确起诉原因,收集相关证据,并选择合适的法院进行起诉。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保持与法院的沟通,并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和参加庭审,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