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程序方法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灭菌的定义和重要性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灭菌在医疗、实验室、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能够确保物品和环境的无菌状态,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常用灭菌方法
高压蒸气法: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主要用于敷料等。
煮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但效果不如高压蒸气法。
火烧法:仅适用于金属器械,操作需谨慎。
药液浸泡法:如0.1%新洁尔灭浸泡30分钟,适用于各种物品。
紫外线照射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适用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等,灭菌时间为30分钟。
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灼烧和干烤,适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特殊感染敷料等。
湿热灭菌法:主要是煮沸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压力蒸汽灭菌法:包括手提式和预真空两种,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是最常用且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不同手术区的灭菌范围
范围至少要包括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以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人员应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手不能接触有菌地带。
灭菌后的物品应在干燥后取出,避免污染。
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检测法:如温度、压力等。
化学检测法:如使用碘伏等消毒剂。
生物监测法:通过生物指示物来验证灭菌效果,最可靠。
常用灭菌设备操作
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前需检查供水、供电是否正常,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如Universal-program、Quick-program、Gentle-program等,并注意灭菌时间和温度。
小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流程包括检查设备状态、装载物品、选择灭菌程序、等待灭菌完成等。
注意事项
灭菌前务必将物品洗净、擦干。
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后需干燥后方可取出物品。
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系统地记录和总结灭菌程序方法,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而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