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的法律程序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确定管辖法院
原告可以选择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若两者都较远,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也可管辖。
写起诉状
起诉状应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
整理证据
准备证据资料,制作证据清单。对于欠钱不还案件,常见的证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催款记录等,以证明借贷关系。
立案
将起诉状和证据提交至管辖法院,法院立案庭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办理立案手续,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将裁定不予受理。
交费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减、缓、免交,逾期不交将按自动撤诉处理。
等候审理判决
立案后,法院将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安排。一般案件6个月审结,若6个月不能审结,经法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结案后需到法院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
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债务人未履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措施。
建议
提前准备:在提起诉讼前,务必准备好所有相关证据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咨询律师:在正式立案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详细的法律意见和指导,以确保诉讼过程顺利进行。
关注时效:注意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诉讼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债权人可以依法追讨欠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