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欠款不还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证据
确保手头有所有借款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借条、转账记录、通讯记录等。
尝试沟通
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先尝试与对方沟通,明确表达你的诉求。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由其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双方距离较远,可以在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撰写起诉状
原告需要撰写起诉状,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提交起诉材料
原告携带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庭提交,并缴纳诉讼费用。
立案审查
法院对原告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符合条件的,法院将予以立案,并通知原告缴纳诉讼费用;不符合的,法院将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送达起诉状副本
法院立案后,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进行书面答辩。
开庭审理
法院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审理时,双方应按时到庭,进行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
判决
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判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履行判决义务。
申请强制执行
如败诉方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胜诉方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程序包括查封、扣押、拍卖等。
执行措施
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制执行判决,包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拍卖名下房产等。
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同时,保留好所有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和证据,以备不时之需。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遵守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