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打孔程序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加工参数
X, Z:孔底座标,即孔的中心坐标。
C:角度,用于端面角度平分钻孔。
R:初始点增量,即从初始点到孔底的距离。
Q:每次钻深,即每次钻孔的深度。
P:孔底留时间,即钻头在孔底停留的时间。
F:进给量,即每次进刀的量。
K:重复次数,即需要重复钻孔的次数。
M:使用C轴时,表示使用C轴进行钻孔。
编写程序
使用G83指令进行钻孔循环,指令格式为:`G83 X--C--Z--R--Q--P--F--K--M--;`
例如,钻直径3.0深10的两个孔的程序如下:
```
G0X8.Z1.C0
G83Z-10.Q3.F0.06C180.G80
G0Z30
```
如果没有端面动力轴的数控车床,只需记住第二种用法即可。
注意事项
对刀,确保钻头与工件坐标系对齐。
选择合适的进给量和钻深,避免钻头过快磨损。
在使用G83指令时,注意断屑和排屑效果,以及冷却液的使用。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正多边形内腔加工,可以使用宏程序进行简化编程。
对于圆孔内腔加工,同样可以使用宏程序进行简化编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编写出适用于数控车床的钻孔程序。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