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的程序怎么处理

时间:2025-01-25 14:01:29 单机游戏

再审程序的处理如下:

再审立案阶段

形式审查:再审审查程序一般属于形式审查,主要审查提出再审申请是否在二年内,申请人有没有再审权利,提出再审的生效判决是否允许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的事由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条规定,申请再审的法院是否有再审管辖权,再审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

受理通知:立案部门对再审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后,一般情况下,会将案件材料分到合议庭,对再审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并给再审申请人一份受理通知书。

再审审查阶段

材料审查:对再审申请书等材料的审查,如果再审事由成立的,应当裁定再审。

原审卷宗审查:仅审查再审材料难以作出裁定的,要调阅原审卷宗进行审查,也就是向调阅一审、二审的案件材料,进行全面审查。

询问当事人:对于再审申请人以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和裁定申请再审的,要询问案件的当事人,询问一般在法庭进行,案件的当事人应该到场接受询问,并且制作规范的询问笔录。

再审听证:再审听证是介于公开开庭和询问之间的一种新的审查方式,比较正式。

再审审理阶段

另行组成合议庭: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如果由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中止原判决执行: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规定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规定的,用通知书驳回申请。

审理程序:再审案件按照原审程序进行审理,但当事人可以上诉的裁判,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裁判,为终审裁判,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

再审裁判阶段

作出裁定:再审审理结束后,法院应当根据审理结果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总结:

再审程序包括再审立案、审查、审理和裁判四个阶段。立案阶段主要进行形式审查,审查通过后将案件交由合议庭进行实质性审查。审查阶段可能包括材料审查、原审卷宗审查、询问当事人和再审听证。审理阶段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并可能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最后,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再审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