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的宏程序编程主要涉及使用变量参数来设置加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包括分层、分头、借刀等动作。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宏程序示例,用于粗车模数为4的蜗杆:
```plaintext
%0001 T0303 M03S300 (不用写起刀点,后面有)
1=8.8(蜗杆全齿高)
2=2.788(齿根槽宽 W=2.788mm)(粗车完精车,量下中径小多少,在齿根槽宽加上个单边直径的宽度)
3=2.4(刀头宽 t=2.4mm)
WHILE1GE0
4=1*2+30.4(计算 X 轴尺寸。齿根圆为 30.4mm)
5=1*TAN[20*PI/180]*2+2(计算 Z 轴尺寸)(华中数控用弧度表示,发那科直接写 TAN20 度)
G00X50Z8M08(循环起点)
G00Z[8+[5-3]/2](Z 轴向右边移动)
G82X[4]Z-87F12.56(车蜗杆)
G00Z[8-[5-3]/2](Z 轴向右边移动)
G82X[4]Z-87F12.56(车蜗杆)
1=1-0.25(每次循环的切削深度 0.25mm)(半径...
```
解释
T0303:
选择刀具类型为切槽刀。
M03S300:
设置主轴转速为300转/分钟。
1, 2, 3:
定义变量,分别表示蜗杆全齿高、齿根槽宽和刀头宽度。
WHILE1GE0:
循环条件,当1(蜗杆全齿高)大于0时继续循环。
4:
计算X轴尺寸,齿根圆直径为30.4mm。
5:
计算Z轴尺寸,使用弧度表示角度。
G00X50Z8:
将刀具移动到初始位置。
G00Z[8+[5-3]/2]:
将刀具垂直移动到适当位置。
G82X[4]Z-87F12.56:
车蜗杆,F12.56为进给速度。
1=1-0.25:
每次循环切削深度为0.25mm。
使用方法
1. 将上述程序输入到数控车床中并保存。
2. 在加工中遇到蜗杆时,修改程序中的主要参数,如大径、螺距、牙深、槽宽、刀具号、刀头宽度等。
3. 检查参数设置无误后,启动程序进行加工。
注意事项
确保输入的参数符合机床和刀具的规格。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编写宏程序时,注意代码的结构和可读性,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修改。
通过使用宏程序,可以大大提高蜗杆加工的效率和精度,同时减少了对操作者宏程序编辑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