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的执行方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输入采样阶段
PLC以扫描方式读取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存入内存中的输入映象寄存器。
输入映象寄存器的内容在后续的程序执行阶段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内容也不会改变。
程序执行阶段
PLC按照用户程序中的指令顺序逐条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PLC根据输入映象寄存器中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等操作,并将结果存入输出映象寄存器中。
若程序中包含跳转指令,则根据跳转条件决定是否跳转。
输出刷新阶段
在程序执行完毕后,PLC将输出映象寄存器中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
通过隔离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外部负载执行相应的动作。
整个扫描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PLC会不断地重复这个扫描过程,以实现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持续监控和控制。
示例程序执行过程
输入采样阶段
读取按钮状态(例如,Start_Button 和 Stop_Button)。
程序执行阶段
如果 Start_Button 为 TRUE,则设置电机状态为 TRUE,即启动电机。
如果 Stop_Button 为 TRUE,则设置电机状态为 FALSE,即停止电机。
调用电机控制功能块(Motor_Control_FB),传入相应的参数。
输出刷新阶段
将电机的状态(例如,运行或停止)通过输出模块控制相应的设备。
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人为停止PLC的运行。
建议
在编写PLC程序时,应确保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的逻辑正确无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定期对PLC程序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满足控制需求。
使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上传和监控,以便在需要时进行程序修改和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