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收样
接收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编号、委托方、检测依据、样品名称、样品描述、包装方式、储存要求等。
填写“检测申请单”或“检测委托单”,确保所有必要信息都已包含。
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并严格按照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流转和保管。
记录
样品记录:包括样品唯一性编号、样品状态(未检、在检、已检、留样等)、检测项目等。
样品在前处理、测试、传递过程中应加以防护,避免非检测性破坏和丢失,并在原始记录上说明任何意外损坏或丢失情况。
检测任务下达流转
指令性检测任务由实验室主任下达至各检测业务科室,一般检测业务由业务受理科室主任分流并下达给本科室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根据检测委托协议或合同开展检测工作。
测试前确认
检测室在检测前应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如需编制作业指导书,应在检测前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检查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完好,其校准状态标识是否有效,并做好相关记录。
检查检测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如检测对环境有控制要求,应做好环境监控记录。
检测实施
检测员应按《抽样和样品管理程序》的规定进行样品有效性检查,并记录样品有效性检查结果。
检测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操作。
数据处理
对测量或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
将检测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报告出具
编制检测报告,由专业审核人审核,授权签字人批准。
检测报告应包含所有必要的检测数据、结果和结论,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制。
检测后样品处理
根据检测报告的结果,对检测后的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留存、销毁或归还给委托方。
确保所有样品处理过程符合相关程序和规定要求。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