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kus是一个使用Ruby编程语言编写的简单内容管理系统(CMS),基于Padrino框架。以下是使用Fikus编写程序的基本步骤:
检查Ruby版本
确保你的Ruby版本为1.8.7。如果不是,建议安装Ruby 1.8.7版本。
使用RVM或rbenv等Ruby版本管理工具来安装和管理多个Ruby版本。
切换到Ruby 1.8.7版本,使用命令:
```sh
rvm install 1.8.7
rvm use 1.8.7
```
安装MongoDB
确保MongoDB已正确安装并运行。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MongoDB服务:
```sh
mongod --dbpath /path/to/your/db
```
编辑`config/database.rb`文件,确保数据库路径和连接信息正确。
使用`mongo`命令连接到MongoDB服务,确认服务正常运行。
安装项目依赖的Gem
根据项目文档安装所需的Gem包。
运行Fikus
将Fikus项目文件夹解压到适当的位置。
运行`fikusw`程序启动Fikus。
后置文件编辑
Fikus的后置文件通常包括`.cfg`、`.xml`和`.pob`文件,这些文件需要放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并使用特定的编辑器进行编辑。
编辑`.cfg`文件
使用`CFGEdit.exe`创建和编辑`.cfg`文件。
`.cfg`文件用于设置代码和代码格式,共分为12类,包括通用、格式、代码等。
编辑`.fsp`和`.fsc`文件
使用`fice.exe`编辑`.fsp`文件,该文件由`.fsc`文件编译后生成。
编辑完成后,`.fsc`文件会自动生成。
创建`.xml`文件
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xml`文件,用于链接`.cfg`和`.pob`文件。
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文件路径和配置正确无误。
在编辑后置文件时,建议先备份原始文件,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如果遇到具体问题,可以参考Fikus的官方文档或寻求社区帮助。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