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清洗
在回火之前,应对待处理的金属材料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加热
将待处理的金属材料放入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和时间根据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来确定。加热的目的是使材料的颗粒重新排列,去除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保温
将加热到适当温度的金属材料保持一段时间,使温度均匀地传递到整个材料中。保温时间根据材料的大小和厚度进行确定。保温的目的是使材料的晶粒长大并再结晶,改善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冷却
在保温后,将金属材料从炉中取出,并进行冷却。冷却可以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等方式。冷却的目的是使材料晶粒长大并再结晶,并使材料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
检验
回火完成后,对处理后的金属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等。
回火炉操作规程
1. 确保回火炉无破损、裸露,保温材料完整,按钮、指示灯功能是否正常。
2. 开启电源,预热炉体至设定温度,待温度稳定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将处理的工件放入炉膛,注意摆放均匀,避免相互接触。
4. 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回火温度,确认无误后启动加热程序。
5. 监控炉内温度,确保其在设定范围内波动。
6. 到达设定温度后,保持规定的保温时间。
7. 保温结束后,关闭加热,启动冷却系统,按照规定速度降温。
8. 炉温降至安全范围后,关闭电源,取出工件。
注意事项
淬火件在回火前应避免冷炉进工件,形状复杂件高温回火可以阶梯升温。
低温回火不宜对需深冷处理的钢件在深冷处理之前采用,以免使残余奥氏体热稳定化。
回火件在出炉后应根据其类型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如空冷、油冷或水冷,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结论
回火程序的具体实施需要根据材料的种类、要求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回火效果满足预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