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调解程序详解怎么写

时间:2025-01-24 15:51:10 单机游戏

庭前调解程序详解如下:

启动条件

庭前调解可以在当事人提出申请后开始,也可以由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进行。

法律依据

庭前调解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和第九十七条,强调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

开始:调解可以由当事人提出申请开始,也可以由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进行。法院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审判员单独主持。

进行:在调解过程中,审判人员会听取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然后,审判人员会向当事人阐明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当事人就具体的争议事项进行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审判人员可以提出建议方案供当事人参考,但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建议方案。

结束:调解的结束意味着整个调解过程的结束,可能因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也可能因调解不成,未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对于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对于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不被人民法院认可的,法院应当结束调解程序,恢复审判,及时作出裁判。

调解书内容

调解书内容包括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案件受理费用等。调解书应详细列出原告和被告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和住址,若有委托代理人也需列出其信息。案由部分简要概述纠纷的原因,基本案情部分则详细描述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争议点。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协议,该协议应包括案件受理费用的承担等具体内容。

送达方式

调解书的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委托送达和邮寄送达。

调解期限

普通程序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15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

简易程序案件:在当事人同意调解之日起7天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继续调解。

其他注意事项

当事人起诉后,审判人员先要认真审查有关材料,看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权利义务是否明确,这三者是做好调解工作的根据和基础。

庭前调解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纠纷应对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庭前调解不仅有助于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还能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减低诉讼成本。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庭前调解程序,促进纠纷的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