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规范

时间:2025-03-09 17:54:00 单机游戏

抽水试验规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般规定

试验过程中,吸水龙头或风管在各次降深中均应放在同一深度。用水泵抽水时,吸水龙头在承压含水层中宜放在含水层顶板处;在潜水含水层中,宜放在最大降深水位以下0.5~1.0m处。

试验过程中必须定时观测动水位和涌水量,开始观测时,每隔5~10分钟观测一次,出现稳定趋势后,可改为3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多孔抽水试验的观测孔和抽水孔的动水位应同时观测。

为校核静止水位,在抽水影响范围以外应设置天然水位观测点,定时进行观测。

对水温和气温,抽水前观测一次,抽水时每次降深观测一次。

分析用的水样宜在抽水前和抽水将要结束时各取一次。

抽水试验的准备工作

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部署。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依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前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单水文地质观察;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抽水试验的具体要求

抽水试验的段距应依照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取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浸透性为原则。

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观察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孔深高出300m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抽水试验层(段)与隔断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用率要求见表1。抽、止水层(段)岩芯采用率?表1岩?性基???。

水位观测与数据记录

试验抽水在正式抽水前作试验抽水,试验抽水应作一次最大降深,初步了解水位降低值与涌水量的关系,以便正式抽水时合理选择水位的降深,抽水时间应在四个小时以内。

正式抽水前,工区(沿海地区)水文地质孔均进行24小时静水位孔测,并填写静水位观测记录表。建议采用WH311水位自动记录仪进行观测,观测间隔1分钟。如果人工观测,观测时间间隔1小时。

抽水的水位降深应尽设备能力做最大降深。降深次数一般为3次,每次降深差值不小于3米。若涌水量大于14立方米/小时时,因条件所限降深达不到上述要求时,最小降距也不得小于1米。若含水层底板以上水柱不足10米时,可酌情减少降深次数,但其最大降深不应超过含水层水柱的三分之二。

抽水时间与稳定时间要求一般进行三次连续抽水,第一个落程的延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其余落程延续时间不作要求,但要满足抽水稳定时间的要求。各次降深的稳定时间必须达8小时,有特殊要求时应适当延长。

动水位观测观测时间。按抽水开始后的第1、2、3、4、5、6、7、8、9、10、15、20、25、30、40、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