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的成语及其解释如下:
郑重其事 解释:
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郑人买履 解释: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人对曰:‘尧那年十二,吾今年十四,尧年十四,吾年十二,岂有尧年十二而吾年十四哉?’两人不辩,共往访尧,问之曰:‘尧果年十二而吾年十四乎?’尧曰:‘吾年十五。’两人皆喜。”
郑昭宋聋 解释:
比喻情况不同,一个明白,一个糊涂。
出处:《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乃杀之。”杜预注:“昭,明也。聋,闇也。”
郑人争年 解释:
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人对曰:‘尧那年十二,吾今年十四,尧年十四,吾年十二,岂有尧年十二而吾年十四哉?’两人不辩,共往访尧,问之曰:‘尧果年十二而吾年十四乎?’尧曰:‘吾年十五。’两人皆喜。”
郑卫之音 解释: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郑声乱雅
解释:
郑国的音乐,扰乱了雅乐。
这些成语中,“郑”字多与郑国或郑国人有关,部分成语用来形容态度严肃认真或讽刺教条主义。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