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酒文化之酒令 酒令的渊源和行令方式

时间:2025-02-17 07:06:16 主机游戏

  导读:喝酒有时候需要玩些花样,这其中最常见的喝酒花样是行酒令,不同时代的行酒令可不同,但是都是极为有趣的。那么,传统酒文化之酒令去哪看?酒令的渊源和行令方式有哪些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酒令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由来已久,流传至今。酒令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令的渊源

  酒令由来已久,原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即在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后汉贾逵曾撰有《酒令》一书。清代俞敦培辑成《酒令丛钞》四卷。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的。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像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古时,饮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别风行,他们还常常赋诗撰文予以赞颂,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行令方式

  饮酒行令的方式很多,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

  雅令多为文人雅士所用,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形式。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就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有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若干个手势代表数字,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通令很容易带动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民俗小百科: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多用于女客,《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了这一场景。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被罚酒。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他方式决定负者。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酒文化之酒令,酒令的渊源和行令方式”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