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简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 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
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师德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具体来说,师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和道德方面:
维护国家根本准则和利益,遵守社会良俗,以教师基本要求约束自己。
行为上:
不做违背教师基本原则的事情,不伤害学生,不利用特殊身份引导学生参与有偿补课。
自觉性、示范性、深远性:
师德要求教师具有自觉性,能够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谨言慎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