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首经典爱情诗,全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诗歌赏析
《致橡树》以橡树和木棉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人格理想的歌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意象选择
橡树:象征着伟岸、坚强、独立。
木棉:象征着温柔、美丽、独立。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对比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否定了依附性和奉献性的爱情观,强调了一种平等、独立的爱情。
诗中木棉对橡树的表白,既表达了深情,又展示了独立的人格。
象征手法
整首诗通过橡树和木棉的形象,象征了平等、独立、互相依存的爱情观。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橡树和木棉虽然仿佛永远分离,但实际上紧密相连的关系。
语言风格
诗歌语言清丽活泼,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通过隐喻和象征,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使诗歌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思想内涵
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和诚挚,还表达了对人格独立的追求。
通过橡树和木棉的形象,诗人展示了新型的爱情观和人生价值的向往。
总的来说,《致橡树》是一首热情而坦诚的抒情诗,通过橡树和木棉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人格独立的歌唱。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