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是 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成书于汉代,由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全书共二十卷四十九篇,内容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
1. 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2. 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大学》《丧服四制》等。
3. 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4. 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礼记》不仅是一部关于礼仪的著作,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